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以華北電力大學“電力系統保護與動態安全監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基礎,整合學校其他優勢科技資源而形成的一個研究實體,2011年3月由科技部批準建設,2014年9月通過專家驗收?,F任實驗室主任為劉吉臻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黃其勵院士。實驗室面向我國規?;履茉撮_發、利用的重大需求,聚焦新能源電力系統的重大科技問題,以多學科交叉為基礎,開展創新性研究,主攻新能源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理論,深入研究規?;L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電力接入后對電力系統的影響與交互作用機理,建立大時間尺度緊密耦合且具有強隨機性的復雜電力系統分析、控制理論與方法的科學研究體系,為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以及新能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實驗室的建設目標是建設具有較強創新能力、以中青年學者為主力的科研團隊,成為中國新能源電力系統高水平研究人才的聚集地。在國際新能源電力系統理論與技術研究領域占一席之地,為我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電力的規?;_發與利用提供科學基礎和重要科技支撐,使實驗室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電力領域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為適應當前我國大規模發展新能源發電及接入電力系統的重大需求,針對主要涉及的科學問題,結合本實驗室的研究特色和優勢,形成了以下重點研究方向:1、新能源電力系統特性及多尺度模擬;2、規?;履茉措娏ψ儞Q與傳輸;3、新能源電力系統控制與優化。實驗室圍繞新能源電力系統基礎科學問題,在新能源電力系統特性及多尺度模擬、規?;履茉措娏ψ儞Q與傳輸、新能源電力系統控制與優化方面承擔了一批國家級重大研究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部分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及優勢地位。有2項科技成果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實驗室擁有固定研究人員95人,其中研究人員84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973首席科學家2名、“千人計劃特聘專家”3人、“青年千人計劃特聘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中科院百人計劃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本實驗室科研用房面積約8000平米,實驗室由3個大型的綜合實驗平臺和24個功能實驗平臺以及公共服務區域組成。綜合實驗平臺包括:源網聯合仿真與控制系統平臺、電力變換與傳輸實驗平臺、發電過程測控新技術實驗平臺。功能實驗平臺包括:風電控制系統實驗室、風電空氣動力學與氣象實驗室、風電場實驗室、光伏發電系統運行與仿真實驗室、先進絕緣測試技術實驗室、換流設備破壞機理實驗室、交直流輸電線路絕緣實驗室、功能納米電絕緣材料實驗室、傳導電磁干擾實驗室、瞬態電磁場實驗室、電暈效應實驗室、超導電工實驗室、電力電子器件特性實驗室、高壓閥體特性實驗室、直流輸電控制與仿真實驗室等。實驗室與國內多個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實驗室先后被評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智能電網安全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關村開放實驗室
版權所有:云浮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Copyright ? 2021.
地址:廣東省云浮市云城區云城街富華路1號502室 技術支持:云浮市中政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ICP備案號:粵ICP備19154218號-1